好書推薦-傳家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傳承的智慧——宗薩仁波切為任祥《傳家》序
要生活得既豐饒又和諧,并且不傷害他人,可能是人類文明最基本的努力。
要能成功地達到這種生活方式,就需要有智慧、務實與信念作為工具。
這些生活工具,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就產生了我們所謂的“文化”。
特別在中國文化之中,許多生活上的傳統更融合了偉大思想家的智慧,世世代代傳遞下來。
外國人可能會贊嘆書法或針灸等特殊的文化,但是他們不見得能深入了解茶道、中秋賞月以及其他更多面向的中國文化智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獨特的,都希望被他人所注意;然而每個人也都期待有個歸屬感。
我們各自所歸屬的獨特文化,是和朋友、家人聯系的媒介,也是認同感與安全感的來源。
我們創造了個人的特質,但也不與他人疏離,這是每個人日常的挑戰。
同樣的,在文化上,由于維系了文化認同,我們也保持了自信。
但是,在現今快速的世界里,人們太容易在不同文化的交錯中借用與混合,也太容易制造短暫而無法延續的時尚文化。
這種趨勢,是企圖將所有的事物都變成相同、連鎖而一致的。
對于亞洲文化古老的價值以及遠見的智慧,大家似乎愈來愈缺乏欣賞的耐心了。
如果我們屈服于這種趨勢,就會失去在內心深處能與我們對話的古老傳統。
有一天,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一片荒漠當中,四下無人;我們可能變得無法與他人相處,甚至也跟自己失去聯系。
當然,文化會演變,卡其爾標志設計公司介紹說:沒有一種文化能歷劫不衰。但是我仍相信:我們寧愿演變,而不要失去記憶。
生活在現今的世界里,想要抵抗即刻的滿足感是很困難的。
我們想要快速完成事情的強烈需求,導致了對各種細節的缺乏耐心。
我們正處在一個變遷的邊緣,即將失去傳統與儀式的傳承智慧。
我們似乎認為規規矩矩泡壺茶是浪費時間,卻不理解珍惜這個過程才能讓生命充實而從容。
其實我們是可以從容地進食、從容地度假、從容地玩樂的。
對于自己的傳統,我們有責任去理解與實踐,并且將它傳遞給下一代。
中國文化的海洋浩瀚無垠,遠自老子、莊子等過往的大智者,一直到今天有心持續傳統的人,源遠流長、源源不絕。
作者任祥以她的生活經驗加上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傳家》這套書。
她提供給我們對中國生活智慧一個易于欣賞、易于了解的全貌。
任祥,國際建筑師姚仁喜的妻子。臺灣梨園著名青衣顧正秋的女兒。珠寶設計家。南懷瑾和圣嚴法師的學生。第一代民歌手。三個孩子的母親。
《傳家》簡介:
她是臺北某一個圈子里公認的第一才女,有些才女有一枝好筆;有些才女有一手好廚藝;有些才女畫得一幅好畫。但任祥跨越了這一切,她有一副好嗓子,16歲就出了兩張民歌唱片;信手拈來,折紙已成了她蟹宴里送給每位客人的贈品;香樟樹下,她親手制成一盞又一盞已然失傳的元宵燈,她搟山西人的面,包江浙人的小籠包,考證臺式鳳梨酥……
她不只懂得花藝廚藝,每個到家里做客的客人總會收到她專為客人制作的私人刻印,她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珠寶設計師,開心的時候把Yamamoto(山本耀司)的皮包穿上中國縫、編、繡、織四種不同布料、不同女紅的花樣衣裳。
年近50,半生才華集結成一套傳家之書,分春夏秋冬四冊,外加兩個羅盤等;在場所有企業家,文化人……凡觀看者無不嘆為觀止。
![]() |
《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傳家》 生活美如斯
很難分辨任祥身上究竟是中國文化痕跡多,還是西方文化痕跡多。她長了一張很東方的臉,五官精致,裝扮精心。她的名片上的名字冠了夫姓,這是老一輩臺灣人的習慣,你可以叫她任祥,也可以叫她姚任祥。但她畢竟有多年在美國的生活經歷,每說兩三句話就會蹦出一個英文單詞,她的孩子接受的也更多是西方的教育。所以她編著《傳家》,既不令人意外,又令人意外。
《傳家》源自家傳
![]() |
不意外的是每個人都會關注到她的家世,白先勇在文章里說,“《傳家》源于家傳�!币稽c也沒錯。任祥是當年著名的青衣顧正秋與前省“財政廳長”任顯群的女兒,她父母親的結合當年曾轟動菊壇和政壇。
上世紀50年代初,顧正秋在臺北永樂戲院唱戲,場場爆滿,她的戲迷中最著名的當屬蔣經國。但顧正秋卻愛上任顯群,兩個人悄悄結婚,后來公開出現在了張正芬的婚禮上。在歷經入獄風波后,當局警告任顯群不可在公共場合露面。
于是他帶著妻子開辟了“金山農場”,過起隱居生活,女兒任祥在這里誕生。兒時任顯群沒跟女兒講過家里的往事,只說,“你們的媽媽是一條蛇,所以我們住在《白蛇傳》中的金山寺”。
![]() |
《傳家》:我們的戲劇 |
雖然住在農場里,但家教卻是很嚴格。“我的父母對事事都有他們自己的規定,加上老人家也總會言傳身教,這樣我從小在很多方面就受到了相應的規范。”如果顧正秋聽到任祥穿拖鞋走路走出聲音,一定就會打過來,第一次打,第二次打,第三次就罰跪。這和顧正秋從小接受的京劇教育有關,顧正秋的老師是梅蘭芳,任祥聽母親講過,梅蘭芳是從來不在別人面前清嗓子的。要咳嗽、清嗓子,梅蘭芳一定進到里屋去。之后再出來面對客人。而任顯群在乎的品質是誠實,如果小孩子說謊他是不能接受的。
任祥感受最深的是吃飯的時候,坐在旁邊一桌的她常能聽到另一桌的父輩們的言談,用詞的考究、禮數的周到和行為的謙卑,像種子一樣種在她心里。
《傳家》意在找回鄉間時光
![]() |
《傳家》:中國醫學 |
任祥長大的“金山農場”,現在已經有一大半改建為新北市的“天籟溫泉”。農場的生活給了任祥很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是在都市成長的孩子可能體會不到的。四下沒有鄰居,晚上點馬燈,吃自己種的菜,喝用明礬沉淀后的溪水�!拔沂呛屯恋�,和山在一起的。我現在仍然住在山中,在陽明山,山給我一種很安靜的感覺,不管我在公司中的生活再忙再亂,我一回到山中就會安靜下來。”家里惟一的寶藏,就是媽媽壓箱的戲服、發簪,那些藍色的羽毛、紅色的戲衣及飾帶。
小時候任祥沒有玩伴、鄰居,就是和一片土地玩。農場的山中有很多樹,樹上的每一片葉子都會朝著太陽的方向生長,它們之中有一種平衡和協調,是很美的,這也影響了她對線條的感覺。
這種生活也養成了任祥愛獨處的性格。“獨處會讓你有更多的時間、空間來思考、沉淀。就像后來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出這本書,為什么有時間出這本書,我想都和我喜歡獨處有關�,F在的小孩不是這樣的,他們24小時都是有事情的,他今天和這個同學在一起,明天和那個同學在一起,他永遠處在事物當中,沒辦法一個人,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就要上網,他一定要有個人和他在一起,一定要有件事和他連在一塊�!�
這種狀況任祥覺得蠻遺憾的,長期生活在城市里會失去很多生活的常識,比如可能分不清是否有機,不知道當令的食物,也不知道自己所處的地理環境中能長出什么。任祥說,這是一件比較可怕的事情。
在《傳家》中,任祥特辟一個部分叫“生活札記”,就是介紹一些現今生活中應有的常識。第一部分就講不同的時節應該吃什么,因為這個緣由,她自己開始種菜。“我覺得我可以勇敢地邁出種菜的第一步就也和我小時候在農場生活的經歷有關。而且我覺得年齡越大,金山農場對我的影響就越明顯�!�
《傳家》意在傳承
![]() |
《傳家》:來自中原的面食文化 |
這樣一套耗時5年的書做下來,任祥說她的感受就是常常被震撼,因為前人留下的東西太多太偉大。“比如這些格言、成語,我常想這是一個多么有經驗的民族才能活出來的一種精神。有時候成語只用四個字就能很生動地描繪出一個人的嘴臉或心情,讓我覺得真的是很驚奇,有一種拍案叫絕的感受�!彼f自己在書里沒有任何創新,只是把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列出來,大家就已經很感動了。
在北京發布會的現場,任祥遇到了一位女士,女士說自己的先生總說中國沒有任何發明,都是西洋的東西,女兒也因為代溝不愿意理她。
如今看到《傳家》,發現原來我們有這么多東西可以跟兒女溝通�!白蠲畹氖�,有兩個讀者跟我說,本來他們商量好不要孩子了,但是看了《傳家》決定要生了,因為發現有這么多東西可以傳承。”
而傳承也是任祥最初起意做這件事的動機,她希望可以讓在美國讀書的女兒明白中國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希望能讓外國人明白中國到底是什么樣。
相關文章
金城國際廣場3號樓23層
E-mail: kaqier2008@163.com
0371-68883111
Fax: 0371-65862255